close

風味餐偶爾吃一次還挺新鮮的,但是當風味餐變成每日主食的話,保證風味不在。胡志明市有各式世界料理餐廳,只是餐餐當老外,不僅荷包大傷,口味也會吃膩,怎麼比都比不上自家的家常菜。要開伙,就得買材料,雖然越南離台灣很近,但是飲食習慣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頭幾次我到超市看到滿山買谷的農產品,毫無頭緒不知從何買起;放眼望去,不認得的菜比認得的多太多,看懂得魚海產不超過十種。

 

超市的蔬菜區一隅,相見不相識啊!

DSC-crop.JPG 

 令人嘆為觀止的海鮮區

上圖的那隻尖嘴魚是初次見到,中圖的那堆海鮮種類多到眼花,下圖那隻彩色魚我管他叫做鸚鵡魚

fish.jpg 

透過來此甚久的家庭主婦前輩們傳授多年的買菜經,阿好在超市混了一陣子之後,功力大增,買起菜來終於有些頭緒,減少買到地雷食材的機會。(例如這裡有一種小又綠而且很酸的楊桃,是拿來放在越南春捲裏頭的配菜,若拿來當水果,肯定行不通的。) 超市裡有豬/牛肉攤,擺滿各式部位,任君挑選,以豬肉來說,所有的部位、內臟通常都可以買得到,當我看到「成堆」的豬尾巴和豬腳時,真是嘆為觀止 (在台灣的超市或是傳統市場不見得能有「成堆」的豬尾巴和豬腳)。大公主從來沒看過這麼多生的豬腳放在冷藏櫃裡,當場嚇得花容失色兼退避三舍,下定決心再也不吃那QQ軟軟的豬腳。不過,當她在朋友家聞到調理好香香的紅燒豬腳時,卻又忍不住大快朵頤一番。

  

越南產的熱帶蔬果,價錢便宜好吃。但是,阿好家的三名食客的飲食習慣非常保守,對於沒見過的食材都異常的謹慎(通常都是不敢吃),因此阿好能買的食材有限。當地的綠色蔬菜很多、大多是相見不相識,所以我們常吃的還是那幾種,像是空心菜、菠菜、青康菜、芥藍菜、油花菜、韭菜和豆芽菜等。根莖類、瓜類、包心菜、白菜或是常用的蔥薑蒜都有,甚至大蔥、香菜、九層塔都是很常見的食材。然而,每每在菜場買菜,就超級懷念台灣的物產豐饒,台灣的農人太厲害,所有的青菜水果在台灣土地長出來的都又大又甜又美麗,我們的嘴和胃早就被慣壞,因此這裡蔬果就這麼被比下去,不要想太多,單純吃營養就對了。

 

越南的海產種類繁多,但是我認得的沒有幾樣,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魚種的標示全部都是越文,通通有看沒有懂。花枝、透抽、章魚、螃蟹及蝦子一看就認得的不算,真正認得出來的魚種,不用兩隻手指頭就數完了(不過有幾種阿好認得,但是敬謝不銘,像是魟魚和鯊魚)。除此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貝類,台灣的貝類銷售多是放在水裡,大都已經吐過沙,回家直接烹調即可;而這裡的貝類沒有吐沙,回家要處理還不打緊,通通沒有放在水裏或是冷藏櫃中,就這麼乾乾的一堆堆放在籃子裡供挑選。連在豔陽下的露天傳統市場也是這麼賣,害我一直覺得新鮮度可疑。

 

中式的基本調味料大致上都買得到,倘若買不到,乾的材料從台灣抓個幾包也方便。只有一樣東西,這裡難買到而且從台灣帶不方便,那就是「米酒」!以前隨意使用的米酒,現在可是酌量使用,滴滴珍貴,因為阿好找了非常久,最後只找到日本進口的料理酒,價錢令人乍舌的貴,一罐300ml,要價新臺幣106元!還是省著用吧,反正這兒除了熱還是熱,三杯料理和麻油雞少吃點,別上火了。(今天查詢台灣公賣局的特級紅標米酒同樣容量只要新台幣40)

 

阿好發現超市的進口品有個有趣的現象,有時候會全部的超市都缺某一樣貨品,而且一缺缺很久。怎麼發現的呢?因為小少爺不吃蔬菜水果,醫生建議飲用黑棗汁使其膳食纖維幫助腸乳動,讓排便正常。剛搬來越南的時候很擔心買不到黑棗汁,幸好賣進口商品的超市總有零星幾罐放在架上的販售,可是好景不常,過了兩個月之後,居然該品牌的黑棗汁在各大超市消失無蹤,阿好快把外國人多的超市都翻遍了都沒看到,只有在市區一家賣進口產品的雜貨店有別的品牌的黑棗汁(喝起來味道不習慣),和一家專賣進口高級食材店有「有機黑棗汁」(一罐要十多塊錢美金,超貴)。過了好幾個月,當我幾乎沒把它放在shopping list 上時,他就這麼成群的在架子上再度出現,當場阿好和朋友把架上的黑棗汁掃光,帶回家屯積。除了黑棗汁之外,美國的蘋果和柳橙前幾個月有長期失蹤的紀錄,紐西蘭的奇異果最近也不見了,我猜想是跟農產品出產的季節有關。另外,乾貨像德國的餅乾、嬰兒沐浴乳和法國的cream cheese亦有暫時失蹤的紀錄,這些東西跟季節的關聯性不強,可能跟船還沒進港有關吧!

 

這裡的超市買菜有個台灣沒有的便利,就是遞送服務(Delivery Service)。購買金額達到標準(門檻不高,其中一家只要購買約台幣三百元即可),就會有摩托車快遞員免費把商品送到家。有鑒於摩托車快遞員沒有冷藏設備,阿好總覺得生鮮食品的新鮮度令人擔心,所以呢,通常還是自己坐車把東西拎回家。阿好家老爺在外地太久,上回去台北的家樂福,看了滿車的採買商品,居然跟我說,沒關係,等等請他們delivery就好啦!當場我沒好氣的白他一眼,這裡是台灣耶,去哪找delivery。原來,越南也是有長處的。

 

越南的傳統市場跟台灣早期的傳統市場類似,本地產的蔬果較超市新鮮耐放,但是傳統市場的老闆看到我們這些外國人,就像看到一頭頭肥滋滋的羊媽媽,所有產品的定價馬上三級跳,跟超市比起來,產品居然還貴了點。阿好一方面沒車去傳統市場不方便、一方面對於連同一個市場根據客戶國籍不同都還有差別定價感到心裡不舒服,於是仍舊在超市買菜,起碼跟我在同一間超市購物者不分國別價格一致。超市也有分,依據超市目標客戶族群不同,販售商品亦有出入,同樣商品在不同超市價格相異是正常,更妙的是,同個連鎖超市的同樣產品在不同的店面價錢居然可以不一樣。這跟我們在台灣的習慣不同,所以買菜真的成為很傷腦力的一項工作,得記得哪個產品在哪家超市才有,那個產品在哪家超市比較划算,家庭煮婦真難當!

(未設定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